2019年9月19日,陕西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对陕西省煤田地质集团有限公司(重点实验室)承担的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重点项目“陕西关中地区中深层地热能采暖技术研究(项目编号: 2017ZDXM-GY-075)” 进行了验收。验收委员会审查了项目组提交的有关资料,听取了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张育平代表项目组作的汇报,经质询与讨论,认为项目圆满完成了合同书规定的任务,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本项目以保水取热模式提取地热能为约束原则,开发了中深层地热U型对接井技术,以水平对接井筒本身作为封闭式换热通道提取地热。首次提出中深层地热U型对接井“负位移”轨迹设计、压力平衡控制等技术思路;首次建立了深埋管管内外耦合换热的三维全尺寸数值计算模型,优化了供暖系统设计;提出并实现了全局性节能智能控制系统,通过示范项目应用,效果良好;项目集成各专业关键技术,形成了U型对接井开发中深层地热并进行建筑供暖的系列理论和技术体系。项目申请专利18件,授权10件,发表学术论文15篇(其中SCI收录4篇),申请软件著作权15项,制定行业标准2项,企业标准1项,建设地热相关平台2个。
本次承担的省级重点科研项目顺利验收通过,是重点实验室近年来加强地热能产学研联合攻关、服务于企业产业发展的又一次充分体现。(文/吴燕)
根据省国资委和省财政厅联合出文的《关于下达2018年度省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计划的通知》,陕西省煤田地质集团有限公司(重点实验室)申报的《陕西省地热能开发利用研究中心建设》项目成功立项,获批150万元经费支持。项目的成功获批彰显了重点实验室的科研平台力量。(文/吴燕)
近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在北京组织有关专家组成鉴定委员会,对陕西省煤田地质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研发的《煤炭地质云及数字煤矿地质保障系统研发与应用》、《中深层地热钻井换热供暖关键技术》两个重大科研项目进行了科技成果鉴定。
鉴定委员会主任和副主任分别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彭苏萍、武强、王双明担任。鉴定委员会专家听取了项目组研究成果汇报,审查了鉴定材料,在经过质询答辩后认为,本次鉴定的两项科研项目,研究方向紧盯能源科技的前沿领域,研究技术路线清晰,在多个方面进行了创新研究,取得重大突破,项目的研究水平总体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U型对接井”地热采集方面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近年来,陕西省煤田地质集团有限公司依托所承建的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采用开放合作的研发模式,集成相关领域的研发资源,在煤炭安全开采地质保障、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以及地热能等新能源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研发和科技攻关,陆续在多个技术领域取得了创新性研究成果,得到了院士专家们及同行的认可和肯定,助力了省内外煤炭、油、气资源及地热等能源的清洁开发与利用,为自然资源保护做出贡献。(文图/马丽)
鉴定会场景
2019年4月9日上午,陕西省科技创新大会暨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陕西大会堂召开。由陕西省煤田地质集团有限公司(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牵头完成的“中西部复杂条件煤矿致灾水源电磁探测关键技术”荣获省科学技术二等奖,成果第一完成人、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冯西会作为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
冯西会代表领奖
该成果研究和开发了相关技术及软硬件,有效克服了地面电磁勘探的地形影响,突破了传统井下电磁的全空间理论,基于电各向异性特征研究了矿井瞬变电磁法超前探测三维正反演算法,建立了各类地质异常体的地球物理模型,提高了勘探精度,给煤矿企业和地勘企业均带来了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图文/刘江、马丽)
2018年10月27日,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在北京组织专家对陕煤地质集团公司(重点实验室)承担的“中国矿产地质志·陕西卷·煤炭”进行了评审。评审小组主任由陈毓川院士担任,成员包括王双明院士、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公司董事长董书宁、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勘查研究总院总工程师程爱国等七人组成。
项目组从项目执行情况、研究内容、取得的成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汇报。专家组认真听取了项目组的汇报,经查验、质询一致认为该志书完成了任务书要求,综合评价为优秀,92分。
项目负责人汇报项目成果
专家组质询
该项目是陕西省矿产地质志的分卷之一,涉及煤、煤层气、石煤三个矿种,在搜集、利用陕西省煤炭地质勘查单位、煤炭科学研究院所及高校、煤田地质科研工作者历年形成的大量地质资料及国内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编写而成,对全省煤炭资源分布、煤田地质特征、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的历史及现状、各主要成煤期的聚煤规律,以及煤层气、石煤的分布特征及富集规律进行归纳总结、综合分析,项目的实施对陕西省煤、煤层气、石煤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支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经济意义。(文/贺丹,图/杨甫)
10月22日下午,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十届二次理事扩大会暨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颁奖典礼在北京召开,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秘书长郭建教授主持了颁奖典礼。2018年度共有11个项目荣获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由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主持完成的“中西部复杂条件煤矿致灾水源电磁探测关键技术”荣获三等奖。
该项目由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牵头,中国矿业大学、陕西省煤田物探测绘有限公司三家共同合作完成,项目历时4年,分别从地面电磁勘探地形校正方法、矿井瞬变电磁场全空间理论及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开发了相关的软件、改进了探测设备,技术方法经过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项目负责人、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冯西会等人出席会议并领奖。(文图/ 马丽)
2018年6月29日,陕西省煤炭学会组织有关专家组成鉴定委员会,对陕西省煤田地质集团有限公司(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等单位共同完成的“数字煤矿信息集成与融合”进行了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主任由王双明教授担任,来自陕西省煤炭学会、陕西省煤炭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局、陕西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和西安科技大学等单位的专家教授组成鉴定委员会,在听取了项目汇报、进行认真质询和讨论后,鉴定委员会形成了鉴定意见,认为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数字煤矿信息集成与融合”根据煤矿的管理要求和部门职责范围,实现了矿井信息的科学共享和协同管理;基于统一GIS和数据库,形成煤矿“一张图”的信息管理平台,具有各类图表、数据的自动处理和分析功能,在此基础上对煤矿自然实体及人工实体进行三维构建和模拟,实现了可视化,并建立了矿井地质灾害的预测预报系统;成果可实现对煤矿生产过程中地测、安全及环境等信息的数字化、可视化、动态化管理,为决策提供了技术支撑;成果在陕西永陇能源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崔木煤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项目负责人汇报
专家点评
安全高效地质保障技术发展方向之一就是打造“安全、高效、智能、绿色”的数字矿山,建设基于管控于一体的数字化平台是建立高效现代化矿山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矿山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数字煤矿信息集成与融合”成果的成功推出,对企业发展有着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文/吴燕 图/马丽)
由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等单位完成的三项科技成果“中西部复杂条件煤矿致灾水源电磁探测关键技术”、“黄陇煤田煤层气赋存规律与抽采关键技术”和“陕北石炭二叠纪煤田南部古生物研究与地层格架构建”通过鉴定。鉴定意见认为,三项科技成果总体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18年3月23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在北京组织有关专家组成鉴定委员会,对由陕西省煤田地质集团有限公司(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等单位共同完成的“中西部复杂条件煤矿致灾水源电磁探测关键技术”、“黄陇煤田煤层气赋存规律与抽采关键技术”和“陕北石炭二叠纪煤田南部古生物研究与地层格架构建”等三项科技成果进行了鉴定。鉴定委员会主任由王双明教授担任,来自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煤科工集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陕西省地质调查院、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河北煤炭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教授组成鉴定委员会,在听取了项目介绍汇报、进行认真质询和讨论后,鉴定委员会形成了鉴定意见,认为三项科技成果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中西部复杂条件煤矿致灾水源电磁探测关键技术”研究了全空间矿井电磁探测断层、采空区和陷落柱含水体的关键理论与方法,查明了区内煤矿水害致灾体的空间位置及范围,工程验证可靠;提出采用二次电位衰减曲线的切线斜率代替视电阻率参数进行资料处理和解释,提高了中西部煤矿复杂地形条件下探测精度;建立了高分辨率反射系数信息处理方法,提高了瞬变电磁法和高密度电法识别地质异常体的纵向分辨能力。
“黄陇煤田煤层气赋存规律与抽采关键技术”揭示了黄陇侏罗纪煤田多层段叠置煤层气赋存分布规律,利用关键因素叠合法圈定了彬长矿区大佛寺胡家河等煤层(成)气开发有利区;首次提出了适宜于黄陇侏罗纪煤田煤层气开发条件的井网部署理论与方法,确定了井型选择的优先原则,对西北地区侏罗纪煤田煤层气开发具有指导意义;形成了一套适合黄陇侏罗纪煤田地面煤层气开发的钻完井关键技术和储层保护技术,突破了侏罗纪煤田煤层气地面抽采水平井技术,成功地为低含气量低阶煤煤层气高效开发提供了先导性技术示范。
“陕北石炭二叠纪煤田南部古生物研究与地层格架构建”首次在区内系统采集研究了石炭二叠纪古植物、牙形石、蜓类、腕足动物以及孢粉等五大类化石,建立了古植物、牙形石、蜓类、腕足动物和孢粉等9个生物化石组合带,填补了研究区古生物研究的空白,丰富了该地区古生物的研究内容;基于典型全层段取芯钻孔剖面,将石炭二叠系划分为6个三级层序、21个四级层序,构建了研究区石炭二叠系的地层格架,为煤田和油气资源评价及勘探开发提供了更为可靠的地质依据。
三项科技成果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意味着重点实验室的科技成果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为下一步申报省部级科学技术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文/吴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