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集团公司总工程师段中会率领技术管理部和科技管理部到重点实验室开展科技工作专项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张育平、副主任张廷会、各部室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
会上,张育平就实验室科研工作情况包话2022年科研经费投入、科研项目申报及进展、科技大会精神的落实情况、上半年科研成果和下半年工作计划等内容进行了详细汇报。与会人员结合自己的工作体会对实验室在科研管理、项目推进、成果转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调研组一行了解实验室科研工作现状后也积极谏言献策,为实验室的发展和研究工作提出合理性建议。他们充分肯定了实验室近年来取得的科研成绩,同时也要求实验室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平台的引领作用,坚持以集团公司的发展为导向,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建设,加强应用型科技成果的产出和转化,为集团公司转型升级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文/吕婷婷,图/吴燕)
6月16日,陕西省煤田地质集团有限公司(自然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通过线上与线下形式,召开了“煤炭地质云(CGC)2.0平台”的使用培训会。煤炭地质云(CGC)2.0是陕西省煤田地质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煤炭地质信息化云平台,是陕煤地质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举措。陕煤地质科技管理部、技术管理部、安全环保监察部、各子公司技术主管领导和技术人员、重点实验室人员共计86人在线上和线下参加了本次培训会议。
会上,陕煤地质总工程师段中会对项目的情况进行了简要的介绍。项目组为各参会人员详细介绍了煤炭地质云2.0平台的模块及功能,重点介绍了地质报告辅助编制系统、地质特征在线查询系统、地质勘查项目管理系统和科研项目管理等系统,并进行了操作演示。平台介绍后,会场进行了交流,与会人员提出了很多好的问题与建议,为平台建设提供了很好的指导与帮助。
会后,段总指出,煤炭地质云将是集团内部工程项目和科研项目管理的重要平台,本次会议就是要使大家了解和熟悉平台,并开展为期2个月的平台试运行,在此期间要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完善系统,最终使系统成为广大陕煤地质技术和科技工作者,能用、乐用、好用的系统平台。(文图/张建军)
4月22日,适逢“笫53个世界地球日”来临之际,西安交通大学人居学院在交大学术交流中心(南洋大酒店)举行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会,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地热首席专家张育平圆满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博士论文聚焦"关中地区中深层地热能高效可持续性利用关键技术研究”这一核心,以陕煤地质集团工程项目为依托,从地质、钻探、换热、供暖等方面提出在"保水取热“模式约束下解决中深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的技术难题,首次将技术体系分为“地下”、“地上”两部分,研究进行了多专业交叉融合以及多领域技术的耦合与集成。
通过评审,由7名院士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一致认为,论文瞄准企业发展面临的技术难题、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是习近平总书记“要把文章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具体体现,是对我省中深层地热能全产业链的一次全面系统创新。
据悉,本次完成的博士学位,是西安交大人居学院成立以来的第一位地热在职博士(第二位在职博士),也是集团培养出来的第一位地热在职博士。
本次博士学位的圆满完成,是陕煤地质集团领导多年来重视科研创新的体现,是集团历来崇尚“不断追求创新”精神文化的传承,也是集团不断加强校企合作的成果、实验室平台深化创新的结果,必将激励集团上下不断创新,加快知识技术更新、勇创一流的步伐,为集团打造“陕西省地热能领军企业”起到推动作用。
4月11日下午,省政协副主席王卫华一行就地热能开发利用到陕西省煤田地质集团有限公司调研,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重点实验室理事长谢辉全程陪同考察。
王卫华一行首先来到陕煤地质草滩生活基地金泰.经开花城小区,在中深层地热供暖项目能源站听取了新能源公司的介绍,并详细了解了中深层U型井和同心管换热井钻完井工艺、井下换热原理、热泵供暖系统工作流程等关键环节。
王卫华一行参观了陕煤地质展室后到自然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考察,听取了实验室建设和煤炭地质云平台建设情况的介绍汇报。在调研座谈中,王卫华一行听取了陕煤地质集团领导和技术人员就陕西地热资源禀赋、地热开发规划、开发利用工艺、项目经济效益、关键核心技术、行业发展状况、政府支持措施、产业规模潜力等的汇报,并就关心关切问题进行了交流探讨,肯定了国有地勘单位在向地热能开发利用转型发展中的国家队和主力军作用,希望陕煤地质集团按照习总书记“加快发展有规模有效益的地热能”新要求,加大科技攻关,引领推动我省地热能产业良性有序发展。
省政协人资环委原主任苟润祥、民宗委办公室主任李付刚和二级调研员曹要武、陕西省地调院地热所副所长赵智强同行调研。集团公司总工程师段中会、副总经理杨文海、办公室副主任陈勇刚、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张廷会、新能源处副处长陶鹏飞,中煤新能源公司董事长张天安、总经理李兵、副总经理参加考察和座谈调研。(文图/ 张廷会)
6月21日,集团公司总工程师段中会率领技术管理部和科技管理部到重点实验室开展科技工作专项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张育平、副主任张廷会、各部室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
会上,张育平就实验室科研工作情况包话2022年科研经费投入、科研项目申报及进展、科技大会精神的落实情况、上半年科研成果和下半年工作计划等内容进行了详细汇报。与会人员结合自己的工作体会对实验室在科研管理、项目推进、成果转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调研组一行了解实验室科研工作现状后也积极谏言献策,为实验室的发展和研究工作提出合理性建议。他们充分肯定了实验室近年来取得的科研成绩,同时也要求实验室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平台的引领作用,坚持以集团公司的发展为导向,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建设,加强应用型科技成果的产出和转化,为集团公司转型升级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文/吕婷婷,图/吴燕)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绿色勘查技术发展动态,拓展研究思路,12月17日,值此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第二届理事会暨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之际,重点实验室在西安成功举办首届“绿色勘查科技论坛”,特别邀请彭苏萍教授、钱建生教授、李文平教授、张晓宏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等知名院士、专家进行学术报告。
论坛现场
王双明教授、陕煤地质集团公司总经理谢辉、党委书记王中锋、副总经理姚建明、冯西会及参加实验室第二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和实验室第二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领导和专家参加了报告会。西安科技大学、陕西省煤炭学会、陕西省地调院、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公司、郭家河矿业公司、小保当矿业公司,陕西省煤田地质集团公司相关处室及下属地勘单位、重点实验室固定人员等20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陕煤地质集团公司总工程师、实验室主任段中会主持了会议。
彭苏萍教授从煤层气与瓦斯地球物理勘探,钱建生教授从智慧矿山建设现状与展望,李文平教授从陕蒙基地矿井水害几个问题思考,张晓宏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从利用钻井开发中深层地热资源等方面进行了报告。各位专家具有前瞻性和权威性的精彩讲座受到参加会议人员的赞誉。
彭院士做报告
钱建生教授做报告
李文平教授做报告
生态和环保要求正在对矿产勘查转型升级形成一种巨大的推动力,倒逼补足以往矿产勘查工作在环境方面的短板,使其真正走上矿产勘查可持发展之路——绿色勘查。绿色勘查是绿色矿业发展的需要,是地勘单位生存发展的需要,是绿色发展理念在矿业行业中的生动具体实践。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主动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就需要大力倡导和推进绿色勘查。目前,绿色勘查已成为地质勘查行业一张拿得出、叫得响的名片,引领着地质勘查行业走向新的时代。
实验室主任段中会衷心感谢彭苏萍院士及各位专家所做的精彩学术报告,强调在新的时代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坚持新发展理念,走科学发展之路,将绿色勘查作为重点实验室的重点研究方向,把环境地质和清洁能源开发作为实验室培育发展的重点,为陕煤地质跨越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文:吴燕 拓宝生 /图:陈莹)
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设立开放课题,资助与实验室研究方向有关的、具有一定探索性、观点新颖和属于学科前沿或交叉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一、申请对象
1、国内外科研机构或者高等院校承担科研课题的科研人员、教师、博士后以及在读博士研究生,实验室依托单位(陕西省煤田地质集团有限公司、西安科技大学)非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根据科研工作需要,均可申请开放研究课题。凡获立项的课题,申请者可被聘为实验室流动研究人员或客座研究人员。
2、申请人应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已获得博士学位;在读博士研究生须经导师认可,导师为课题第一负责人;课题申请人如不具备副高职称,须要一位副高以上同行专家推荐。
3、每位申请者作为课题主要参与者,当年只能申请一项研究课题。已获得实验室开放研究课题的课题负责人在课题结题前不得再次申请开放研究课题。
4、开放课题申请人即为课题负责人。
二、开放课题申请分类
开放课题有两种申请方式可进行选择。形式分为:a.设立题目,定向招标方式,选定研究单位及研究人员;b.自由申报。
定向招标:实验室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设立一些重大研究课题,在每个重大课题研究方向下设立1-5个定向申报的开放课题,课题名称和研究内容均要求为该大课题的某一分支领域。本年度拟对外招标课题 (见附件1)。
自由申报:申请者根据自己研究方向,在符合实验室研究方向的条件下自由申报。
资助额度:定向申报的课题支持力度2~15万元;自由申请课题支持力度1~3万元。
三、基本要求
1、申请人严格按照《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2019年度开放研究课题申请书》的格式要求填写申请书。不按要求填写或者填写错误的申请书不予受理。
2、申请人所在单位为课题依托单位,申请书一定要加盖依托单位公章。
3、提交申请书时请一并提交申请课题的查新报告一份,否则视为无效申请书。
4、以项目合同书签订时间为准,课题应在1年内完成。
四、审批和课题执行程序
1、申请人提交《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2019年度开放研究课题申请书》,一式四份提交至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科研项目部,同时提交申请书电子文档。
2、实验室将对收集到的课题申请进行初选,对筛选入围的课题实验室将组织公开的立项论证答辩,择优立项,下达批复文件。(未获立项者申请材料将不予退还,请自行保留)
3、获批课题根据立项评审意见填写《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2019年度科技研发项目合同书》,签订后,课题予以正式启动。
4、在课题进行过程中,实验室有权对课题进行跟踪监督、管理和验收。
5、课题通过验收后,所有研究成果须及时上交实验室存档。
6、课题组应根据科研经费计划严格管理科研经费的使用,在课题验收通过后提交经费决算报告。
7、对完成资料存档和经费决算的课题发放验收证书和最后一批经费。
五、其它要求
1、遵守科学道德,要以严谨的科学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撰写申请书。坚决反对弄虚作假。
2、申请课题应该具有创新思想或思路,要提出明确的科学问题和解决方案。
3、开放课题的研究成果由本实验室和研究者所在单位共享,实验室享有优先使用权。所获得的所有科技成果必须共同署名,署名排序须征得双方同意。单位署名: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英文:Key Laboratory of CoalResources Exploration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Ministry of Land and Resources。论文注明:由“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资助。所获科技成果应提交实验室存档。
4、申请者应严格遵守《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课题管理办法(试行)》中对课题申请、实施的时间要求。
5、优先支持符合上述研究方向、有一定研究基础和成果的持续性研发课题。
6、申请者应在2018年8月30日之前将《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2019年度开放研究课题申请书》(见附件2)一式四份邮寄至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科研项目部。同时将电子版发送至邮箱sysproject@163.com。
通讯地址: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文景路26号A重点实验室
邮编:710021
联系人:吴燕
联系电话: 029-86681201
7、有关开放课题的相关管理办法,请登录实验室网站查询,网址:http://www.crecu.cn。
本申请指南解释权归本实验室,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附件1:开放研究课题定向招标申报课题汇总表
8月上旬,由陕西省煤炭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局、陕西煤矿安全监察局、陕西省煤炭工业协会和陕西省煤炭学会组织开展的第九届(2016-2017年度)陕西省煤炭工业优秀科技工作者的评审活动结束,重点实验室有四名科技工作者榜上有名。
本次活动旨在表彰先进、树立榜样,鼓励科技工作者爱岗敬业、勇于创新,共表彰了19位来自全省煤炭系统科研院所、生产企业的优秀科技工作者,重点实验室受表彰的四名科技工作者均是实验室的学术带头人,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具有很深的学术造诣,此次受表彰充分肯定了他们的敬业、创新精神和学术业绩。(文/吴燕)